close

5/17 (Day 5)

早上7點半就起床去頂樓跟Arequipa說早安, 然後好好品嚐在秘魯的旅館提供的第一份早餐, 前面幾天都是行軍式的跑景點, 來Arequipa後才慢慢感受到我真的在秘魯的真實感。早餐就是麵包+乳酪及果醬, 飲料就是咖啡果汁及茶包, 對我而言, 早上起來聞到咖啡香, 那才算是我一天的開始。在頂樓還看得到教堂及雪山喔。IMG_3853.jpg 

附上阿雷基帕的市區地圖, 還有自己利用估狗做的路線圖, 其實阿雷基帕的棋盤式街道規劃的很好, 也很好找; 我每到一個城市旅行必做一份當地地圖, 方便自己沒網路時, 至少還有估狗地圖可以知道自己方位。原先預計景點觀光: A. 旅社- -> B. 聖卡達利納修女院 (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) --> C. 安地斯聖殿博物館 (Museo Santuarios Andinos) --> 之後買4M巴士票 --> D.耶穌會教堂 (Iglesia de la Compañia) --> E. 大教堂 (Basilica Catedral de Arequipa) --> F. 武器廣場 (Plaza de Armas), 不過今天看樣子還可以塞景點。 IMG_6978.jpg 螢幕截圖 2016-03-01 00.09.06.png 

吃完早餐後第一個景點就是去修女院, 全名是「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」(聖卡達利納修女院), 網址是: http://www.santacatalina.org.pe旅遊書稱它是 「A city within a city」, 以下是網路簡介: 

    這個修道院被稱為「城中城」, 在1580年由一名膝下無子的有錢寡婦Doña Maria de Guaman創辦。
    專門收西班牙上流社會的千金。因為當時的社會慣例是每戶人家的次子或次女要獻身宗教,而不是出於自願,所以這種輕鬆又自在的「肥缺」成了不想過窮苦生活的富家次女們最好的選擇! 這些準備當修女的千金進入修道院要先交一大筆錢, 每人還可帶僕人和「嫁妝」進來, 修女們在修道院內過著奢華的生活, 和一般修女刻苦清寒的印象相去甚遠。據說最興盛時這裡住著約450人, 但修女只佔三分之一, 其餘都是僕人。
 在長達三個世紀的快樂修道院生活後, 當時的教皇派了正宗的修女來導正風氣, 在1871年伴隨著修女們而來的嫁妝送回歐洲,並還給傭人和奴隸自由(有些人仍選擇跟隨這些修女)。
   修道院是由附近的Misti火山的火山岩sillar建成, 佔了一整個街區, 共20000平方米; 由高聳的城牆包圍著, 感覺是一座城中城。修道院的風格是「Mudéjar」, 是十到十五世紀,伊比利亞地區受到摩爾人和回教影響的建築風格。牆壁漆成豔麗的藍白紅黃色,的確會讓人有到了南歐的錯覺! 裡面還有很多古老的宅院,以凝灰岩雕刻的巴洛克式門框點綴。此修女院就宛如一個小型的殖民鎮,內部有小型花園、寧靜的修道室、花崗石的噴泉、拱門及小型街道。
  1582年, Arequipa發生了一場大地震, 而修道院也嚴重毀損。在這次地震之後,建築物做了整修,由原本的共同宿舍改為各間房間, 迴廊和牆壁也進行了整修。從創始開始, 一直對外封閉將近400年, 直到1970年正式對外開放。

修女院的門票漲價了, 現在是S/.40/人。看到網路上有人說可以不請導覽, 真的可以如此, 我也是跟女工作人員這麼說, 我們想自己看看, 她說OK。我們儘量照著簡介內的地圖走, 不過實在是太大了, 到最後都亂掉了。IMG_3854.jpg 大門 

 IMG_3857.jpg IMG_3858.jpg 簡介內有地圖導覽

修女院也是個很殺底片的地方, 殺更大, 我們在這裡待了超過2小時半才離開, 回去飯店後發現竟拍了3~4百多張照片, 所以要從中挑選照片真的很難。下圖左上方是狹長型的接待室, 左牆上有幾扇木頭的隔柵欄窗, 窗子對面擺放幾張椅子 (右牆), 聽說早期修女們透過柵窗可跟來訪的親友們進行交談, 但是親友們卻無法看到她們, 更不可能接觸(謎之音: 怎麼感覺是探監?) IMG_3856.jpg 最後的晚餐

映入眼簾的是鮮豔的橘(紅?)色庭院, 四周是拱廊, 上方還有精美的宗教壁畫。橘色之外, 還有白色和藍色庭院; 修道院用這些顏色劃分成不同的區域。IMG_3865.jpg  IMG_4464.jpg 靜默庭院

早期加入修道院的女孩大多落在十幾歲而已, 頭幾年適應看看何謂修女的生活, 練練基本功, 之後再看看是否適應這種隔離和自我封閉的生活, 如果能夠適應, 就留下來終身修行奉獻給上帝, 否則就要離開, 因此最初幾年就是在這個白色區域生活, 因此稱為「見習 (新手) 庭院」。  IMG_4465.jpg 進入見習迴廊 IMG_4466.jpg 石灰岩迴廊 IMG_4470.jpg牆壁上方都是宗教畫 IMG_4477.jpg 見習庭院  IMG_4479 (1).jpg

看到這張耶穌痛苦的神情真的有點嚇一跳, 太栩栩如生了, 還好不是在晚上看到的......IMG_4483 (1).jpg IMG_4479.jpg  IMG_4487.jpg 左邊白服.. 又被嚇到了...  IMG_4490-1.jpg 進入藍色的世界

這是藍色「橘子樹庭院」, 3綠色十字架代表耶穌的受難 (有另外2犯人跟耶穌一起被釘上十字架, 若有誤請指正) 。而我手殘沒抓好角度, 橘子樹竟被切了都沒拍到完整, 而我當時竟然沒發現....真是殘念。   IMG_4493.jpg  橘子樹庭院

還有, 藍色「橘子樹」比起紅色「靜默」跟白色「見習」似乎豪華多了, 房間大且家具精緻, 還有地毯絲繡窗簾繡花床單, 還有傭人房及小花園, 甚至還有中國瓷器耶!! 之前缺錢的修道院怎沒想到拿這些青花瓷器到蘇富比拍賣? 而且是西班牙的富家女拿中國瓷器到秘魯, 搞不好這是從圓明園拿出來的ㄌㄟ!?  (謎之音: 臥槽, 你真是....., 這應該是16~17世紀當時的外銷瓷啦, 而且, 西元1870年改革風氣前就有這些瓷器了。還有, 八國聯軍是在1900年而且沒有西班牙啦! 國中歷史老師在教你有木有在聽啊?)  IMG_4502.jpg 
IMG_4495.jpg IMG_4494.jpg 

這個「De Profundis」, 它是停放死去修女靈柩的地方, 白話一點就是太平間。修道院會請畫家在24小時內完成逝者的遺像, 因為修女在世時是沒有機會找人來畫自己畫像的。下圖中間的東西就是移動棺木的「靈車」(我當時並不知道)。 牆壁兩旁掛的就是死去修女的畫像, 網路資料是寫說有13幅圖畫, 可惜無法入內拍實際照給捧油們看, 以下是網路照片: IMG_6992.jpg  IMG_6990.jpg 圖片來自網路 IMG_6991.jpg 圖片來自網路

修女的床牆壁都會掛著十字架, 而且會設計圓弧牆壁並把床放在下面, 聽說這樣可以防止地震時物品砸落到睡覺的人。IMG_6994.jpgIMG_4512.jpg 修女起居室 IMG_4519.jpg 灶咖 (廚房)IMG_4514.jpg 有詭異感 IMG_4543.jpg IMG_4530.jpg IMG_4535.jpg 美麗的Cordova街

這是著名的安娜修女 , 全名是: Ana de Los Angeles Monteagudo, 她生於1602年, 死於1686年; 在1985年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訪問修道院時, 追加冊封她為聖女。這房間放了一些有關於她的獎狀勳章之類的 (抱歉若有誤請指正, 忘了這房間是什麼了 )。  IMG_4550.jpg 箭插心臟不會死嗎?IMG_4551.jpg IMG_4552.jpg 有咖啡廳可以休息喝咖啡

修道院中共有6個街名是以西班牙城市命名的: Calle Malaga, Calle Cordova, Calle Toledo, Calle Burgos, Calle Sevilla, Calle Granada; 西文的Calle (發音: 嘎耶) 就是街道。IMG_4566.jpg

沿著Calle Toledo走到底就是修女的洗衣場了, 這裡有個長條形的石頭水槽, 兩邊擺了快20個半圓形陶儲水盆; 用手把水槽擋住, 水流就會從水槽旁的小支管流進陶盆中了。(謎之音: 那個長水槽, 讓人聯想到好像是日本吃涼壽麵用的....  IMG_4572.jpg IMG_4573.jpg IMG_4576.jpg 賽維亞街

這是有名的Calle Granada, 這株仙人掌比人還高; 白色圓頂建築物也是用火山岩Sillar蓋的, 有階梯可通, 那裡可以俯瞰美景。IMG_4577.jpg Calle Granada

走到了公共大灶咖了, 這裏東西都還在, 牆壁盡是燒煤炭燻黑的痕跡, 不禁讓我想起我外婆家。IMG_6995.jpg IMG_6996.jpg

再繼續走就到了「Zocodober Square」, Zocodober來自阿拉伯語, 意思是 "以貨易貨"。 這小廣場是週日修女們休息聚集的場所,也在這裡交換物品, 如肥皂或烘焙食物等。這裏有個小噴水池, 有個外國奶奶 (說西語的) 要幫我們拍3人合照, 我拿給她哀鳳但擔心她不會用, 結果她可是高舉她的手機也是哀鳳滴累, 我真是狗眼看人低啊! 感謝阿嬤, 3人第一次合照。 IMG_4587.jpg IMG_4584 (1).jpg IMG_4586.jpg IMG_4612.jpg 從這階梯上去白圓塔

其實白圓塔是無法進去的, 我們仍是在它的下方, 只是上了屋頂的平台而已。 今天天氣非常好, 能見度佳,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遠方查查尼 (Chachani)火山的跟米絲蒂 (Misti)火山耶, 而且還能看到修道院內外的街道喔
IMG_4619.jpgIMG_4613.jpg IMG_4617.jpg 剛才拍照的噴水池IMG_4618.jpg
那根長長的, 不知道是什麼植物?
 
IMG_4621.jpg 超不怎麼樣的全景圖
 
這應是安娜修女房間了吧? 聽說她的床上鋪了一個帶刺的墊子, 這樣來勉勵自己不可怠惰, 這跟中國古代懸樑刺股的精神非常類似 (雖然努力的目標不同)。她的努力與虔誠, 後來當上了修道院的院長; 晚年她卻體弱多病雙目失明。傳說她有預測他人身上疾病或死亡, 也有幫人治病的的能力, 而她預測了68個預言, 每個都有實現。她死後還有她的神蹟出現, 有病人接觸到她的遺物反而就此痊癒! 聽說當時為她畫像的畫家本來病痛纏身, 但仍想繼續完成畫像, 結果畫像完成後反而不藥而癒了。   IMG_4622.jpg IMG_4631.jpg 這應是飯廳? (印象中)IMG_4632.jpg
 
之後來到了Great Cloister, 色彩比剛進來的靜默庭院更鮮艷, 更成對比。IMG_4641.jpg IMG_4637.jpg
IMG_4645.jpg 忘了這是哪裡? IMG_4649.jpg 畫廊之類的IMG_4650.jpg IMG_4654.jpg IMG_4655.jpg IMG_4656.jpg IMG_4657.jpg IMG_4658.jpg IMG_4663.jpg 影子讓人感覺好像在比武IMG_4666.jpg IMG_4668.jpg IMG_4671.jpg 我們也簽名拍照留念
 
離開修道院時, 看到這個大叔在指揮交通, 我有看過阿兜仔的部落格有這大叔的照片哩, 想不到他還在服務啊。這位大叔似乎變紅了, 因為我看到他又被人要求拍照了。IMG_4677.jpg 
 
我們在修道院裡面的藝品店買了2個小零錢包, 各S/.10; 然後在路上商店也有賣相同的東西, 我想要再買, 因此詢問價格, 結果「不問還好, 一問暈倒」, 開價才S/.8!! 然後S/.5成交, 「貢潘納」我又被K.O了
 
接著, 我們直接往安地斯聖殿博物館 (Museo Santuarios Andinos) , 想說早一點看看這位冰封木乃伊, 以下是網路簡介:
 
[冰封木乃伊 (the Ice Maiden) - 胡安尼塔(Juanita)]
   1995年考古家於科爾卡峽谷(Colca canyon)附近的安帕托火山(Volcano Ampato)發現此胡安尼塔(Juanita),推測其年紀約為13歲,為當時為平息山神所呈上的祭品之一。
   安帕托火山(Volcano Ampato)海拔高達6288公尺,除火山活動期間外,多數時間為長年積雪,故受到厚厚冰層保護,胡安尼塔(Juanita)保存完整且狀態相當良好。1995年火山噴發致冰雪融化始為考古學家所發現。
   被遴選為祭品的孩童來自不同階層的家庭,主係印加帝國流行王室近親通婚,較難於王室中找到健康孩童,又依孩童家庭社會地位不同,所放置高度亦不同,家族地位越顯赫者,其擺放地點越近火山口,亦即較高處。
   祭拜儀式開始後,祭師會讓孩童服用毒酒(Chicha)使其失去意識,並以重錘敲打頭部致其死亡以免其恐懼。胡安尼塔(Juanita)出身自庫斯科貴族家庭,亦為目前發現獻與山神為祭品之孩童,身份地位最高者,故其遺體於靠近火山口處發現。
   考古學家透過分析胡安尼塔(Juanita)胃的食物,發現其最後一餐茹素,推測可能於奉前淨化其身驅。奉獻與山神的孩童女孩男孩均有,其全身會以布匹包裏,而所獻身之地多為終年積雪之地,故屍體保存相當完整。胡安尼塔(Juanita)發現之時,由於遮蓋其面部之布巾於滑落時撕破,使其臉部受到強光照射而受損,其他裏完整之身軀,皮膚、配件等保存均相當完整,其手指頭末端,呈現黑紫色則因於高壓環境下,迫使血液流至手指末端,指尖白色的部份則為由身體流至手指末端油脂。
   胡安尼塔(Juanita)每年於館內展期為8個月,其餘4個月或為出借或收藏起來保存整理,只有 5~12月見客。
[參觀小叮嚀]
1.    館內為避免燈光照射影響文物,故光線相當微弱。
2.    為了文物保存,館內室溫較低,較怕冷的朋友,建議攜帶一件薄外套。
3.    門票S/.20(大人), 進去必須要有導覽 (小費隨意)。
4.    週一~週六: 9~18點; 週日: 9~15點。
 
 
博物館內禁止拍照, 而且背包手機照相機都必須寄物才行 (寄物免費); 買門票的櫃台也在寄物所, 門票是S/.20/人。買完之後會要求你先去小房間和大家一起看小電影如何發現Juanita及其歷史的影片; 看完之後, 就會詢問大家需要哪種語言的導覽員, 之後就開始邊走邊講解了。裡面真的燈光微弱, 視線不佳, 而且空調溫度低, 還好我穿薄長袖, 要不然還真的會冷。我們先看到了一些印加時期的物品, 如雕像酒壺紡織品....等, 再來到最後帶我們進去一個小房間, 裡面有一個好像小冰庫的四方玻璃櫃, 裡面的「人」就是胡安妮塔Juanita。由於不能拍照, 只好看看網路照片過乾癮吧。
 IMG_4681.jpg 大門口 IMG_4679.jpg 簡介 IMG_4680.jpg 門票收據
 Juanita.jpg 圖片來自網路
 
離開了Juanita, 就直接往左邊斜對面找4M巴士賣票處, 它同樣都在La Merced路上, 只是它是位在大樓一樓的商場內, 所以從街上看門牌會找不到, 要走進去才行。購買車票要帶護照, 人員會在車票 (收據?)上將名字寫上, 票價仍是USD50/人 (from Chivay to Puno), 明天就要離開這裡去Colca峽谷, 之後就要去Puno (普諾)了 。IMG_6784.jpg IMG_4948.jpg 用此票換座位
 
走回廣場覓食, 突然想起這附近有一家烤雞店「Chicken Palace」, 所以決定吃烤雞解決午餐; 不過吃完這餐, 我們一致贊同暫時不碰烤雞了。不過在此店卻喝到紫色Chicha耶, 我覺得喝起來真的很有萬金油或精油的感覺, 我認為很好喝, 但其他2人卻不這麼想, 所以整壺幾乎都是我在喝
IMG_4684.jpg
吃完後, S說想去廣場辦上網卡, 殊不知卻是我們之間「杯具」的開始...........。
arrow
arrow

    アリス (Alice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